伊朗和沙特有什么区别
伊朗和沙特的关系生动的解释着一个现象,虽然都信一个“神”,唱一本经书,但穆斯林之间真的不全是兄弟。
先从最外表的说起,穿着区别很大。比如,下图,伊朗现最高精神领袖,前总统哈梅内伊。
沙特国王萨勒曼和他们部分兄弟们(沙特王位是兄终弟及)。
穿着不一样的原因非常简单——不是一个民族。
虽然伊朗是个伊斯兰教国家,国民却是波斯人,不属于沙特当“群主”的阿拉伯”大群“,类似还有土耳其,是突厥人后裔,也不属于阿拉伯圈子。所以,信真主、唱《古兰经》的可不全是阿拉伯民族。
从历史传承上来看,伊朗人是雅利安——波斯人种后裔(希特勒那个所谓的雅利安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是错误定义,波斯这个是正版),一直都说波斯语;而沙特是正经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均属闪族后裔(别看以色列跟阿拉伯国家整日你死我活的,实际上是血缘上非常近的兄弟民族)。
伊朗的祖先——古波斯人曾经建立过庞大而强势的波斯帝国,将中东,中亚踩在脚下,十分威猛。近现代的伊朗,无论是世俗的巴列维王朝还是当今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都以重振波斯帝国雄风为己任,立场坚定,不接受示弱行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波斯被阿拉伯帝国蚕食,最终被强行并入了阿拉伯帝国版图,但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还维系着自己的王朝传承。
这一时期,原本信仰“拜火教”(咱们中国称作“祆教”)的波斯人在阿拉伯帝国的税收政策和其他软硬兼施的手段下,大多成了穆斯林,但却一直坚持着自己波斯人的民族认同。
相比较而言,伊朗的文明程度是明显高于从沙漠中走出,刚刚脱离蒙昧野蛮的阿拉伯文明的,有意无意之间,阿拉伯文明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习俗上,都深深地受了波斯文明影响。所以,波斯人虽然多选择皈依了伊斯兰教,但始终觉得自己在文化、文明上高人一等,非常骄傲,特别有优越感。
到了公元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突厥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都成了被征服者。但波斯人的反抗明显比阿拉伯人要表现的顽强,也更团结,进而能坚持维系着自己的萨法维王朝。当然,名义上还要归属于整个奥斯曼帝国,效忠土耳其苏丹的。
整个奥斯曼帝国和英法殖民时代,波斯和阿拉伯世界虽然互相看着不爽,但还算相安无事。
直到二战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苏伊士运河战争),泛阿拉伯主义盛行,一个要统一阿拉伯各国成为一个国家的理想出现了,埃及的纳赛尔成了各国的“老大”,沙特和叙利亚并列为二当家的。
(下图,1956年,三个老汉就统一阿拉伯世界,发难伊朗,友好的达成了协议。左为叙利亚总统库瓦特里,中间为沙特国王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右为埃及总统纳赛尔)
此情此景下,阿拉伯国家竟然一致倡议要改“波斯湾”为“阿拉伯湾”,并向伊朗提出领土要求。各种种咄咄逼人的行径引起了民族感极强的波斯人对阿拉伯世界的极大反感,也极大的刺激了巴列维国王,他甚至发出了“不惜断交”的警告。
不过,此时多数阿拉伯国家和伊朗都跟美国的关系都不赖,尤其是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与沙特、以色列并列成为美国中东地区的铁杆盟友和主要军火出口对象。因此,在美国的平衡下,伊朗和沙特并没发生什么明面上的激烈冲突。
此时,对阿拉伯圈子怀着满腔怒火的巴列维国王选择把巨大的热情倾注于前伊斯兰时期的古波斯帝国荣耀,致力于宣扬波斯民族的身份认同,大跃进般的倡导,甚至强制“世俗化”,尽可能地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来跟阿拉伯国家“划清界限”。
其中,最能彰显巴列维国王民族主义特性的,莫过于他于1971年,牛哄哄的烧钱搞了那场——“王的盛宴”。
在古波斯帝国的遗址上,巴列维斥巨资打造了古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的庆典活动,阔气的用真金白银全程复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国)的盛大阅兵和庆典场景,其中还穿插着拜火教的各种元素。观礼台上,西方各国政要元首都盛装来捧场,整个活动全程,跟伊斯兰教半毛钱关系都没挨上。
下图,巴列维国王夫妇在欢迎仪式上用全西方礼仪接待各国政要夫妇。这次庆典的规模绝对算是空前绝后。欧洲各国国王在英王乔治六世(现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爸爸)葬礼后还从来没有这样齐聚一堂。
整段视频在网上能搜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欣赏一下。即便用现在眼光看,这也是不亚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大手笔。
据后人分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烧钱的活动和全程对伊斯兰教的蔑视,激怒了部分伊朗民众,为巴列维王朝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到了1979年,伊朗换了天地,霍梅尼上台后,搞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一个什叶派的神权国家。这么看,大家都专心信神,唱一部经书,矛盾应该缓解了吧。相反的是,此时的伊朗与沙特的关系开始不断走向恶化,甚至曾经一度断交。
还是开头那句话,穆斯林之间,并不全是兄弟。
虽然”革命“后的伊朗和沙特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但是沙特属于逊尼派阿拉伯;伊朗属于什叶派波斯,奉行伊玛目派,两派互视为”异端“,水火不相容。
伊斯兰世界有这么个名言,很说明问题——“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
火上浇油的是,在霍梅尼时代,什叶派的神权国家伊朗还号称要向阿拉伯人的国家输出什叶派伊斯兰革命,这让阿拉伯国家无比忌惮。结果不久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就直接进行了军事对抗,这就是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此时,伊朗对抗的不仅仅是明面上的一个伊拉克,而是整个阿拉伯世界。
两伊战争中,萨达姆他老人家的人缘处于巅峰时期,俨然阿拉伯世界主持正义的“带头大哥”形象。各国也都抢着贷款给他,其中最积极的要数科威特了,出了140亿美元,这就是日后海湾战争的导火索,呵呵。
时到今日,除了不同民族、互相敌视的教派等等的固有冲突等等外,两国在大国关系的处理上,正好互为反义词。沙特和美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先举个例子,沙特最大的企名字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阿美”是个缩写词,全称是: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家公司与美国不可说的关系。
加之,美国对中东的诸多军事行动,都非常依赖沙特的军事基地,沙特俨然成了美国主导的,中东“小北约”来合围伊朗的主力,美国各种对沙特的“小纵容”很多是出于安抚沙特,遏制伊朗的考量。
(沙特的金链子套餐,美国总统,人手一条,统统的套住)
铁打的国王,流水的美国总统。
再看伊朗,这个不必多加赘述,早早的就被美国定义成了“邪恶轴心”,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各种的恐吓、制裁;而伊朗这边也专挑美国看着不顺眼的国家结盟,比如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叙利亚的阿萨德能在逆境中屹立不倒,除了俄罗斯的支援以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伊朗的力挺。还有伊朗和俄罗斯日益密切关系,正应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规律。
总之,沙特和伊朗选择了美国和俄罗斯站队,再掺杂着与两国历史一样长的恩怨和教派矛盾,关系不和谐是常态;不过,双方的矛盾冲突是个老问题,加上背后的两个大国也不愿意兵戈相见。因此,双方都无意开辟新的战场,直接对抗。平时互视“异端”,经常诅咒一下,骂道气头上就“断交”,才是两国关系的日常。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如果在区别这个范畴下讨论,我们只能粗糙地梳理下历史和国关史:
首先说说寥寥无几的共同点:都是真主的信徒,穆罕穆德的子孙,古兰经,承认四大哈里发,工业时代之后担任世界油爹至今,土豪但是当今打仗不专业系列国家。
下面开始说区别:
1、民族就不同
沙特最主要的是阿拉伯民族,而且纯度比较高,长期居住在阿拉伯半岛。而对面的伊朗,人家是波斯民族,虽然在波斯民族兴起之时并不算该地域完全主导的民族,然而依然是主要民族和强势民族。所以首先,人家两国民族就不同,只是说长的有些类似,类似汉族与蒙古族、朝鲜族这样的远近程度。
2、各自的文明都曾达到钻石级别(横跨欧亚非三洲)
波斯帝国达到最兴盛的时候,我们在春秋时期,没时间互相认识熟悉。波斯帝国中最厉害的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极盛时期的领土疆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到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
怎么形象地说呢,也就是今天的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埃及、利比亚、保加利亚、巴基斯坦、中亚的各个斯坦、印度北部、统统都是人家波斯人的。只不过后来打希腊打了50年没打下来,也是醉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都是波斯大败,所以每次马拉松,伊朗都会觉得怪怪的,之后还反被亚历山大一波反杀。虽然没被亚历山大杀干净,但是后期难以复兴,最终被阿拉伯给灭了,注意是阿拉伯灭的。
而阿拉伯帝国呢,它最强盛的时期在我们杨玉环和李隆基那会,所以我们也没工夫互相认识熟悉,只不过给了个名字,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最强势的时期是四大哈里发前半段到中段:
阿拉伯帝国比当年波斯帝国最兴盛的时候差不多,这张图是倭马亚王朝,不仅搞定了波斯,还一度拿下了大部分的西班牙,拿下过法国南部。阿拉伯帝国各个王朝期间故事和事故都不少,不过最后又没挡住蒙古铁骑,阿拉伯被蒙古帝国灭掉。
3、都和欧洲人有点仇
波斯人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候50年没打下希腊,这是早期一段;后来波斯人也就是伊朗也经历过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时间大概是20世纪初,瓜分伊朗的是英俄,法国奥地利也强迫伊朗签过不平等条约。之后的矛盾产生于民族独立时期,而当前的矛盾,是以色列。
而现在的沙特嘛,不好说了,阿拉伯帝国时期和欧洲十字军打的架不少,是相当有仇的。后来的,沙特其实是被英美扶植起来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据非正史说,现在沙特国王家族是当初被英美从沙漠里捞出来的所谓没落贵族,真实身份没人说的清。。。不过这种历史,阿拉伯人自己还是门清的。虽然阿拉伯人当前亲美,然而对于耶路撒冷和以色列,这些穆斯林还是有底限的。
4、宗教派别严重分歧
伊朗是什叶派领头羊,逊尼派领头羊是沙特,两派的分歧除了宗教上关于哈里发的观点以外,其实也有很多历史、政治和民族矛盾在其中,只不过七师弟跟大家说,他们两再闹,也不会借着外国势力真正灭掉对方,也不可能与以色列妥协。
伊朗与沙特
在地理位置上同处西亚,同属于中东国家;同样信仰伊斯兰教,同属于伊斯兰穆斯林国家。
主要差别;
沙特人属于阿拉伯人种,说阿拉伯语;伊朗人属于波斯人种,说波斯语;由于阿拉伯人遍布中东,中东又被统称阿拉伯国家,但这不包括伊朗。
伊朗是文明古国,曾创建波斯帝国统治过阿拉伯世界;后来风水轮流转,伊朗又被阿拉伯帝国征服,虽波斯人顽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但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成为了伊斯兰穆斯林国家。沙特是伊斯兰教发源地,(610年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奉真主之命开始在麦加、还有麦地那传播伊斯兰教),以拥有伊斯兰教两大圣城麦加、麦地那成为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哥”。
虽然沙特伊朗同属伊斯兰穆斯林国家。但沙特属于逊尼多数派穆斯林掌权国家,而伊朗属于什叶少数派掌权国家,这两派在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上,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兄弟。
沙特与伊朗长期敌对,国家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宗教内部冲突是可看见的原因。还有更深的原因,那就是在地缘政治上称霸的博弈。
这个问题要谈历史就太多了,还是说说当下吧:
1.都是中东国家,都想当老大
作为原来的大国埃及消沉后,现在中东地区能够称为大国也只有沙特、伊朗,还有就是现在正在大打出手的土耳其!
目前来看,沙特野心很大,伊朗也不示弱!
2.有野心的两个国家跟从大哥不同
为了能够成为中东地区性大国,两个国家都选择“大树”:
沙特是美国传统盟友,逊尼派老大,近期很活跃!
伊朗是前苏联盟友,现在跟着俄罗斯,组建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什叶派之弧!
3.沙特军力一般,伊朗军力更好
沙特军人被称为“老爷兵”,打枪不用糊,单杠吊死猪,就是很贴切比喻。虽然武装到牙齿,无奈都是雇佣性质,挣钱才是王道,战士没有多少信仰,没有荣誉感,更没有必胜的决心与意志!
伊朗,跟伊拉克打了八年,然后被美国各种制裁,好不易签署伊核协议,现在看来,再过不到90天,特朗普估计就要“拒签”了!所以,未来伊朗面对美国压力可想而知!
4.未来必有一战
美俄中东斗法,总得找到代理人!所以,沙特与伊朗斗争,是必然。地点,就选择在也门了!
话说,也门胡赛武装,已经打的沙特满地找牙,不知道将来怎么样!?
拭目以待!
沙特送钱给以色列,让其打伊斯兰国家,实在是不该,理应受到伊斯兰世界反对!
除了都是中东国家以外,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历史的沿革不同。伊朗人的祖先原来是波斯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驯象等。帝国在632年起始被阿拉伯军队攻击,在651年灭亡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斯曾逃到唐朝中国,请求唐高宗救兵抗击阿拉伯入侵,唐朝护送其返回今阿富汗锡斯坦一带于661年建立波斯督护府,但到663年终为阿拉伯所灭。
二,教派不同。虽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因为教派不同,两个的相互关系也就一直是貌合神离。沙特阿拉伯属于占穆斯林人口90%以上的逊尼派的大哥,而伊朗是什叶派的领头羊。
而沙特阿拉伯人的先祖则是阿拉伯人,公元六世纪,他们居住的土地上诞生了伊斯兰教,而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到过地方麦加和麦地那则是全球穆斯林的圣城。
三,对美国和以色列政策不同。中东地区国家到外交政策大多都是“选边站”,大树底下好乘凉。沙特阿拉伯是美国传统盟友,是美国在中东售卖军火最大的买主。伊朗在巴列维王朝终结了统治以后,迅速和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走近,成了美国的敌人。对以色列也是一样,沙特为了抗衡伊朗在黎巴嫩真主党影响,暗中和以色列眉来眼去,而伊朗则是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以反制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遏制。
伊朗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拥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波斯文明已有数千年历史。包括波斯语在内的伊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的艺术,文学,音乐和科学非常丰富多样。伊朗曾有自己的传统信仰体系,与许多中亚信仰体系和印度的吠陀宗教同源。即使是现在伊朗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既强大又充满活力。伊朗是一片充满山脉,肥沃的平原和沙漠的国家 ,地理和文化一样多样化。
沙特阿拉伯在目前的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存在相当长的时间(约100年)。如果波斯/伊朗代表不同的国家,沙特阿拉伯代表着一个统治半岛几乎完全是沙漠的家庭。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麦加和麦地那位于沙特。尽管如此,两大圣地的控制权大部分时间并不在沙特人的手中。
半岛阿拉伯半岛比伊朗更为同质,说的是闪米特语(阿拉伯语/半岛阿拉伯语),其文学历史并不像波斯语那样多变,并且与伊斯兰文化密切相关。尽管伊斯兰教传播到伊朗,但阿拉伯文化遇到了强烈的抵抗,未能渗透到伊朗社会。因此,伊朗作为什叶派伊斯兰教先锋队的事实上的地位因其与伊斯兰摇篮的文化差异而受到轻视。
因此,在文化和历史上,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伊朗曾经是像土耳其这样的世俗国家,但伊斯兰革命改变了这种状况。目前,两国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因为石油资金和美国联盟对沙特的新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都属于海湾国家,都以出口源能石油为主要经济支柱来赚回外汇。生活习惯都一样,宗教信仰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宗教派系不同。伊朗归属于伊斯兰教的什叶派穆斯林,而沙特阿拉伯归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穆斯林。两派积怨与对立持续了上千年,到至今依旧势不两立。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1,伊朗是黑袍,沙特是白袍
伊朗着黑袍的传统来自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沙特穿白袍的传统来自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两个阶段,倭马亚王朝先建立,后来阿拔斯王朝借助波斯人的力量推翻了倭马亚王朝。
2,伊朗是波斯人,沙特是阿拉伯人
伊朗历史悠久,波斯帝国赫赫一时,其一统中东之时我国尚处于春秋时期。
阿拉伯帝国在公元7世纪崛起,651年灭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从此波斯人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沙特便是当年阿拉伯帝国的起源地。
但沙特家族并非当年穆罕默德的哈希姆家族,哈希姆家族在近代北沙特人赶到了约旦地区,所以沙特也不是正统。
如今阿拉伯国家联盟有20多个国家,总部设在埃及,埃及也是最大的阿拉伯国家,曾是阿拉伯国家的带头大哥,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埃及为首,但现在想领导阿拉伯世界的还有伊拉克和沙特。
3,伊朗信奉什叶派,沙特信奉逊尼派
伊斯兰教主要分两大教派,在中东伊朗、叙利亚和一半的伊拉克属于什叶派,而其余的阿拉伯国家属于逊尼派。
什叶派和逊尼派之争,最初只是是否坚持哈希姆家族的正统性,什叶派认为只有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后裔才能任哈里发,而逊尼派则认为有能者居之。
伊朗最终选择什叶派,其实也是为了跟阿拉伯国家相区分,在无法改变伊斯兰教影响的前提下,强调波斯文明的独特性,其实也就是伊斯兰教的波斯化。
4,伊朗是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沙特则是闪米特人
按说,阿拉伯人与以色列同源,伊朗与欧洲人同源。可是今日的中东乱局,以色列却与欧美联盟,伊朗、沙特、以色列之间却矛盾重重,伊朗与欧美矛盾不断,所以决定国家关系的依然是利益。
总之,伊朗和沙特除了都信奉伊斯兰教外(内部派别还不同),没什么相似点,由于地缘和宗教矛盾两国竞争不断。
伊朗和沙特的区别集中在经济、政治、宗教等多个领域。首先伊朗还算是个民主国家,即便是哈梅内伊、霍梅尼这些最高精神领袖,也不得不任由伊朗总统管理国家,普通民众还有上街游行和参与选举的权利,尽管政府财政困难重重但是社会福利还是应有尽有的(可能福利没有大家想象的好);而沙特就不一样,它就是一个民众麻木、王室独裁、贫富差距严重的国家,沙特不仅没有选举权连一般的重要政府职位、经济职位也全部由王室成员掌握,这是一个极端封建的国家,政府只会在社会矛盾加剧、国际环境紧张的时候拿出一部分少得可怜的钱来改善民众生活。
此外,在政治立场上沙特和伊朗存在天壤之别。沙特不顾一切的投靠西方坚决排斥俄罗斯,而伊朗则寻求在两者之间的平衡,借机谋取更大的国家利益。沙特为了获得美国和以色列的支持基本忘记了巴以冲突给穆斯林的耻辱,沙特还帮助美以两国逼迫埃及政府,让这个曾经的阿拉伯老大哥放弃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坚持,用经济援助换取埃及倒向西方,并最终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使得西奈半岛回归埃及。
沙特投靠西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将国内主要的石油产区承包给西方石油巨头,美国的的石油公司都在沙特保有巨额的投资,沙特在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在经济领域的政策是沙特与伊朗最大的不同之处。伊朗坚决主张经济自由,为了抬高国际油价不惜减低石油产能。而沙特就不一样了,它是欧佩克组织中产能最高的国家,其出口市场的选择也受到美国的左右,因此说伊朗比沙特更加自主一些。但也因此遭到美国的记恨,因为一旦伊朗、委内瑞拉这些石油大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地位,美国再想控制世界油价就会难上加难了。
在宗教问题上两国存在严重对立,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斗争,归根结底的说是两种宗教观念的差异,也就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血统问题,在此不做详细讲解。伊朗希望团结更多的什叶派,尽量帮助什叶派穆斯林夺取所在国政权,而沙特要做的刚好与之相反。目前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叙利亚的巴沙尔政府都被人认为是什叶派穆斯林,因此伊朗不遗余力的支持上述地区夺取政权,但沙特则将其视为眼中钉。这就是两国交恶的主要原因。
伊朗和沙特有许多相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点。伊朗和沙特都是伊斯兰国家且均为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在伊朗作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士首领的最高精神领袖拥有包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其执行,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宣布战争、和平和总动员令,下达全民公决令,可任命或罢免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广播电视局局长和司法总监等官员的广泛权力。相比之下沙特的宗教气息在有些方面甚至更超过伊朗,以致于连女性开车上路也能成为引起国际轰动的新闻。
不过仔细分析两个的政治体制还是能发现明显的差异性:伊朗保留了宪法和民选政府,由此形成了宗教领袖和民选政府两套权力机构。伊朗的最高宗教领袖既是这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也是这个国家最神秘的人,就在公众面前的曝光度而言:最高领袖远远不及民选政府的成员。事实上伊朗最高领袖更多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状态——由于掌握着国家立法、行政、司法、财政以及军队的最高权力,使最高宗教领袖实际处于伊朗国家权力体系的最顶层。
然而伊朗的内政外交等日常行政事务却并不由最高领袖处理。要解释清楚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和伊朗总统之间的关系不妨将伊朗比作一家公司:最高宗教领袖相当于集团董事长,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人,但一般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总统由民选产生,根据伊朗宪法赋予的权限实际处理伊朗政府的日常事务,相当于公司首席执行官。也就是说最高宗教领袖确立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不动摇,但不具体处理政治经济事务;总统则是具体经办政府事务,但必须服从于最高宗教领袖确立的国家发展大方向。
伊朗这种政体即使在以保守著称的伊斯兰世界也是极为独特的:沙特尽管至今仍保留着绝对君主制且宗教气息浓厚,然而沙特的国家的政权毕竟是掌握在世俗化的国王手中。伊朗的国家大政方针尽管是由最高宗教领袖确立,但日常行政事务实际上仍是由民选政府负责,所以像妇女需不需要蒙面纱这种涉及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方面在伊朗受宗教影响的程度还远远不及沙特。事实上沙特这个国家是没宪法的,国家的治理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
尽管伊朗和沙特都信奉伊斯兰教,然而各自信仰的却是伊斯兰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伊朗人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沙特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两派之间的斗争已持续了上千年。公元632年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创建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死后继任的阿拉伯帝国统治者被称为哈里发,第四代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侄子兼女婿阿里。然而阿里尽管继承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地位,却无法继承穆罕默德在穆斯林心中的精神权威——事实上也根本无人能够继承。
《古兰经》中明确声称世上只有唯一的真神安拉,而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将降生于人世间的传达天神安拉旨意的先知。换句话说在穆罕默德之后再无先知,因此穆罕默德在穆斯林心中的权威是无人能替代的。阿里能继承穆罕默德的世俗权力,却不能像穆罕默德一样成为一个被人民发自内心敬重的不可置疑的对象。对阿里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当时阿拉伯帝国的第一大世家豪门伍麦叶家族(也有将其翻译为倭马亚家族的):公元657年伍麦叶家族的穆阿维叶发动了反对阿里的内战。
四年后阿里遇刺身亡,而穆阿维叶则得以建立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伍麦叶王朝(倭马亚王朝)。正是阿里和穆阿维叶之间的交锋导致伊斯兰教分化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分支:什叶派坚持认为作为先知穆罕默德后代的阿里才是阿拉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而穆阿维叶的行为则是篡逆,因此什叶派不承认穆阿维叶的正统地位。按说这种斗争在当时肯定是你死我活,然而一千多年过去后当年的伍麦叶家族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那么为什么两派依然矛盾尖锐呢?
话说伍麦叶王朝建立后自然要严厉打击质疑自己的什叶派,什叶派因此成为了伊斯兰教中的少数派。然而一百多年后伍麦叶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按说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而言:什叶派完全可以通过和阿拔斯王朝的合作由少数派转型为官方正统教派。然而什叶派却坚称不仅伍麦叶王朝不具有合法的正统地位,阿巴斯王朝也不具有,只有阿里的后代才有资格继任哈里发。平心而论什叶派这一要求有点近似于抬杠——这时阿里已故去一百多年。
在伍麦叶王朝统治时期阿里的后人不是被杀,就是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民间,时过境迁之后上哪儿去找阿里的后人?况且即使能找到,可已坐稳江山的阿拔斯王朝会把江山拱手让人吗?这显然是阿拔斯王朝所无法接受的,于是什叶派继续受到打压。按说在这种持续打压状态下什叶派应该难逃消亡的命运,然而什叶派却并未消失。这和阿拉伯帝国的地缘结构有莫大的关系:构成阿拉伯帝国的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波斯高原、叙利亚地区、埃及、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等地缘板块的体量实力都差不多。
由于缺乏一个强势地缘板块的统驭,在交通资讯并不发达的古代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在那些阿拔斯王朝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地区就为什叶派这样的反对派提供了生存空间。这样一来什叶派的命运似乎已注定:尽管得以在帝国朝廷鞭长莫及之地顽强生活下来,但注定将是一个边缘化的教派。在如今的伊斯兰世界逊尼派作为多数派,而什叶派作为少数派的基本格局并没改变,然而这其中的一个特例就是伊朗恰恰是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伊朗为什么要如此独树一帜地以什叶派作为主流信仰呢?事实上这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处境有关。中东地区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然而伊朗却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的范畴:中东地区主要有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犹太和库尔德五大民族,而伊朗的主体民族其实是波斯人——波斯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左右,语言以波斯语为主。早在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的两百余年里伊朗人的祖先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
尽管古波斯帝国在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但在公元224年萨珊王朝重建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全盛时期的土地面积达到约5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达1970万。这时阿拉伯人的祖先还是沙漠中毫不起眼的游牧民族。因此伊朗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亚之战中被阿拉伯人打败看成是永远的耻辱,即使在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却在文化上不得不倚重波斯文化:尽管波斯人接受了阿拉伯人传来的伊斯兰教,然而诸如像《一千零一夜》这样的诸多阿拉伯文学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波斯文明。
这些都令波斯人内心深处始终潜藏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许波斯人正是凭借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于公元928年脱离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而建立波斯人自己独立的萨曼王朝,也正因为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使伊朗在中东地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氛围中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伊朗之所以选择在伊斯兰教中处于少数派地位的什叶派作为自己的官方主流信仰就源自于伊朗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深感自己不同于阿拉伯人的伊朗人觉得有必要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既然阿拉伯人主要是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作为自己的信仰,那么伊朗人索性就选择在伊斯兰教处于少数派地位的什叶派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样就可以显示自己与阿拉伯国家所不同的独特性,也能在与阿拉伯国家的竞争中用这种独特性号召民众。不过这样一来就使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在民族矛盾之外又加入了教派矛盾。当然伊朗几乎是与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存在民族矛盾、教派矛盾,那么哪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矛盾最大呢?答案恰恰正是沙特。
沙特国土面积2250000平方公里、人口3255万、经济总量6838.27亿美元、人均GDP20761美元、现役军事人员23.1万、准军事人员2.5万。作为中东土豪的沙特不惜重金从欧美发达国家购入了大量先进装备。如果单纯就沙特的武器装备数量和质量而言:放眼全球也不算弱,比起中东其他国家绝对处于一流水平。以这样的实力作为基础的沙特一向以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盟主自居。作为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什叶派大国伊朗也就成为了沙特在中东最大的竞争对手。
伊朗国土面积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8202.2万、经济总量4395.14亿美元、人均GDP5415美元、军费63亿美元。伊朗的军事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现役总兵力约为545000人。况且伊朗同样渴望恢复波斯帝国的荣光,于是双方本着一山不容二虎的原则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不过伊朗和沙特的关系也经历过一段相对较为复杂的变化过程:事实上在1979年之前伊朗和沙特的关系曾一度非同一般。那么伊朗和沙特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的呢?
现代沙特国家诞生于1927年,而当时统治伊朗的是巴列维王朝。两国都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伊朗占据伊朗高原,沙特占据阿拉伯半岛,各自在国际战略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还可能两败俱伤,所以两国本着以和为贵的理念于1929年8月10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伊朗和沙特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英国的控制,甚至说是英国的半殖民地也不为过。二战期间英国的实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所以伊朗和沙特在这时都试图通过与新兴大国合作排挤英国势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沙特都和美国这个战后的新兴大国确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巴列维王朝治下的伊朗和当时的沙特同为美国在中东地区两大重要盟友,所以这一时期伊朗和沙特的关系一度相当密切。然而就是在这种密切的表象下实际上已潜伏下日后矛盾的种子:伊朗和沙特事实上都有争当中东霸主的心思,加之民族和教派上的冲突实际上使双方的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在美国的干预下保持着面上的相对和睦。在表面上相对和睦的同时伊朗和沙特其实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同为美国盟友也就意味着两国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为美国的盟友们各自从美国得到的扶持力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伊朗和沙特就有必要向美国展示自身的战略价值。当时伊朗和沙特的关系正如今天日本和韩国的关系:一方面历史上存在民族矛盾,另一方面又需要在美国“主子”面前争宠。所以当时同为美国盟友的伊朗和沙特之间其实是存在竞争关系的 。在上世纪50年代以色列的建国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因为这两个伊斯兰国家都面临如何与以色列相处的关系。
谁都知道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重点扶持的对象,所以当时作为美国盟友的伊朗和沙特按说都该和以色列保持良好的关系,然而当时的沙特其实是做不到这点的。以色列的建国本身就对阿拉伯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冲击,因此以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盟主自居的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是很紧张的。相比之下当时处于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并不是一个像今天这样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所以伊朗从现实外交层面出发与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伊朗甚至试图在和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的博弈中借助以色列的力量。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地区的产油大国,所以两国围绕石油资源展开的经济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民族矛盾、教派争端、经济竞争这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矛盾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增长,只是两国碍于美国的面子不敢公开撕破脸。然而伊朗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由一个亲美国家转型成为反美国家。从此以后伊朗和沙特分别作为反美国家和亲美国家处于相互敌对的阵营,所以也就不用再担心撕破脸的问题了。伊朗和沙特的竞争博弈由此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