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我爱生活 >

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太极拳谱)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五,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太极拳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拳谱 ()(八...

大家好,我是小五,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太极拳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拳谱 ()(八门五步) 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八门者,四正隅也,四正为掤履挤按,四隅乃采例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曰八门五步。

2、 (2、)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此动彼应(彼动此应)之谓也 ,学者欲求懂劲,当於此四字三注意焉。

3、 (3、)顶偏(匾)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

4、 偏(匾)者,不及之谓也。

5、 丢者,离开之谓也。

6、 抗者,太过之谓也。

7、初学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於推手之时,密密觉察,随时改去,改之既尽,方能达感觉灵敏,粘黏连随之域。

8、 (4、)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腿(顶)後与前。

9、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10、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11、 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12、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13、  (5、)对待用功法守中正 欲求懂劲,须习对待,[即推手],推手分掤履挤按四手,学者必于此四手,用不动步推法,苦下工夫,须练至腰腿皆可沾黏连随,身形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

14、 (6、)太极进退不已功 掤进履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

15、 先知四手得其真,采例肘靠方可许。

16、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17、 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 千万不可离太极,对待于人出自然。

18、由兹往返於地天,但求舍己无弥病, 上下进退永连绵。

19、 (7、)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20、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於(微乎)理也(矣),夫而後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

21、特借後天之武事,论之於身心,用之於劲力,仍归於道之本也。

22、劲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者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

23、太极拳之内劲则不然。

24、以之持物,或不数斤,盖精气内壮也。

25、若功成之後,较硬力不知妙出若干倍也。

26、 (8、)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式者用也。

27、文功在武,用於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於心身也,为之武事。

28、 夫文武又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对敌(待)之际,在蓄发适当其可,武事之根也。

29、有文无武,谓之有体无用,武而无文,谓之有用无体。

30、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

31、有外数无文理,必为勇(血)气之勇,有失本(来)面目,欺敌取败也;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矣。

32、 (9、)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

33、而反(後)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不著思量形相,而来往咸宜,自得曲诚之妙。

34、 (10、)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後,合(之)为长拳,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为长拳也。

35、万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油滑也,又恐入於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

36、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

37、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推也!  於人对待,四手当先,亦是(自)八门五步而来。

38、站步四手,碾磨四手,进退四手,天地人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练(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入上中乘之境矣! (1)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然又分为(三)乘修法。

39、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

40、法虽三,其成功一也。

41、  2006-8-18 15:36 回复 60.223.109.* 2楼 文修於内,武修於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修者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者,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而得文,中乘也;若惟知体育而成,或专由武事而成者,即下乘也。

42、 (12、)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练习之久,自得内之坚刚,然非有意坚刚,实自然增长之内劲也。

43、所难者,内含坚刚而(不)施於外,即迎敌之时,也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存。

44、然此步功夫,何等深玄,要非粘黏连随,已由懂劲达神明之域者,不能轻灵玄妙,收四两拨千斤之功若是也。

45、 (13、)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

46、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47、  元(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圆)之往来也。

48、方为开展,元(圆)为紧凑。

49、方元(圆)规矩之至,熟能出此外哉。

50、 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的的思的,生生不已,欲罢不能。

51、 (14、)太极轻重浮沈解 双重为病,在於填实,与沈不同也;双沈不为病,因其活泼能变,与重不等也。

52、  双浮为病。

53、在於漂渺,与轻不同也;双轻不为病,因其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

54、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半(病)者,半有著落也,偏者,偏无著落也。

55、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元(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元(圆);半浮半沈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沈,失於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元(圆)也;半沈偏沈,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圆)也。

56、  夫双轻不进於浮,则为轻灵;双沈不进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57、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勇(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沈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然有方元(圆)四正之手,表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58、 (15、)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履挤按也。

59、四隅,即四角也,所谓采例肘靠也。

60、学者若不知方极而元(圆)。

61、元(圆)极而方,方元(圆)循环,阴阳变化之理,焉能出隅之手哉!盖吾人外而肢体,内而神气,均贵轻灵活泼,乃能极四正方元(圆)之功。

62、然或有於四正之手,犯轻重浮沈之病者,则有隅手出矣,譬为半重偏重。

63、 (16、)太极平正(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至(曰)顶头悬也。

64、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

65、腰即平之根株也。

66、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沈,则偏显然矣! 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容(融)会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斯应,无往不宜也。

67、 车轮二,命门一。

68、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

69、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

70、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71、合则发放去,有如淩霄箭。

72、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

73、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74、 (17、)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後炼紧凑。

75、紧凑之後,再求尺寸分毫。

76、由尺而寸而分而毫,盖慎密之至,不动而变也。

77、 (18、)太极膜脉筋血(穴)解 节摸(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尺寸分毫得之,而後求之。

78、络(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气皆无。

79、暗抓络节至半死,伸脉拿之似亡军,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

80、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哉。

81、若欲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真传不可。

82、 (19、)太极字二解 挫揉捶打,[於己於人],按摩推拿,[於己於人],开合升降,[於己於人],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83、 屈伸动静,[於己於人],起落急缓,[於己於人],闵(闪还)撩了,[於己於人],此十二字於己气也,於人手也。

84、 转换进退,[於己身也,於人步也],顾盼前後,[(於)己目也,(於)人手也],即瞻前眇後、左顾右盼,此八字,关乎神者也。

85、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

86、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

87、 2006-8-18 15:36 回复 60.223.109.* 3楼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88、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

89、因手足无著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

90、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

91、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

92、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93、 (20、)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辨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亳於手,则可量之矣。

94、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若节络(膜)拿脉、抓筋闭血(穴)则难。

95、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

96、节不量,由按而得。

97、拿不量,由摩而得。

98、 抓不量,由推而得。

99、拿闭非量而不能得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

100、此四者,无(虽)有高传,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论(能)贯通矣(焉)。

101、 (2)太极补助(泻)气力解 补泻气者(力)於自己难,补泻气力於人亦难。

102、补自己者,知觉功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

103、补於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则所由然也。

104、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

105、补气泻力於人之法,均为加过於人矣。

106、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力法。

107、 (22、)懂劲先後论 未懂劲之先,易犯顶匾丢抗之病,既懂之後,又恐(犯)断结(接)俯仰之病。

108、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 盖後者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

109、何为真懂?知瞻眇颜盼之视,起落缓急之听,(闪还撩了之运,转换)进退之动,斯为真懂劲。

110、乃能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巧。

111、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去就(就去)则升。

112、而达神明之域。

113、既明矣,则往後行(坐)住卧、一动一静,均须谨慎在意,盖无往而非功夫矣。

114、 (23、)尺寸分毫在懂劲後论  凡未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功,不过未技武事而已!所谓能尺於人者,非先懂劲也。

115、如懂劲後,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分毫也。

116、能量然後能节拿抓闭矣。

117、   又必详知膜(络)脉筋血(穴)之理,存亡之手,生死之穴。

118、而点穴之要,又在於 (闭)之一字也。

119、 (24、)太极指掌捶手解 自指之下,腕上实者如(为)掌,五指之首为手,五指皆为指,五指组笼为捶。

120、 言其用处,按推掌也;拿揉抓闭,俱用知(删除)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

121、捶有搬拦,指裆,肘底,搬(撇)身,覆捶。

122、掌有搂膝,换转,单鞭,通背,串掌。

123、手有云手,提手,合手,十字手,反手。

124、指有屈指,伸指,捏指,闭指,量指。

125、 量指又名尺寸指,又名觅穴指。

126、指有五,各有(其)用。

127、首指为手仍为指,故又名为手指。

128、其(一)用之为施(旋)指、施(旋)指手;其二用之为根指手;其三用之为弓指弓手;其四用之为中合手指,四手指之外为独指、独指手也。

129、食指为卞指,为剑指,为佐指,为粘指。

130、中正(指)为心指,为合指,为钩指,为抹指。

131、无名指为全指,为环指,为代指,为扣指。

132、小指为帮指,为补指,为媚指,为挂指。

133、若此之名,知之易而用之难,得口诀秘法,亦不易为也。

134、其次,有对掌、推小(山)掌、射雁掌、掠(晾)翅掌、似(闭)指、拗步指,湾弓指、穿梭指、探马手、湾弓手、抱虎手、玉女手、胯(跨)虎手、通山捶、叶(腋)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

135、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转。

136、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於自然,又何虑些些(须)之病也! (25、)口授张三半(丰)老师之言 予知之数(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皆以心为一身之主也,人之身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借(备)动动,安安动动,安安动动,乃文乃武,大而化之者,圣神也,先觉者,得其寰中,超乎象外矣,後学者,以效先觉之所知能,盖其知能虽人因(固)有之,然以迷故,以渐消失,非效先贤,不可(复)也。

137、夫人之知能,天然文武。

138、目视耳听,天然文也,手舞足蹈,天然武也。

139、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之道,而不以武事修身传也,至予得手舞足蹈之采战,惜阴补阳,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备於一身,非如邪道之以男女後天色身为采补也。

140、予之传斯武事,即本此意,借假修真,以求进於了性保命之境。

141、非徒作技击之末也。

142、然即施之於技击,亦与己身之采战之理相同。

143、盖己身遇对待之数,则为采战也。

144、是即汞铅,於人对战,坎离兑震,阳战阴也,为之四正,乾坤艮巽,阴采阳也,为之四隅,此八卦也,为之八门,身足位列中土,进步之阳以战之,退步之阴以采之,左顾之阳以采之,右盼之阴以战之,此五门者,为之五步,共为八门五步也。

145、夫修身入手,无论文武,及成功一也,之(三)教,之(三)乘,之(三)原,不出太极,顾後学以易理格致於身中,留於後世也可。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