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物简介 夫差--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人物履历 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6-前473)吴王阖闾之子。
2、家族庙号吴英宗,谥号吴末王,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共23年。
3、为遵从败于越王勾践的父王阖闾的遗训,即位当年就以伯嚭为太宰,与老将伍子胥操演军队,以图复仇。
4、次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
5、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水,开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进逼中原。
6、此后,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
7、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
8、连年的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
9、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
10、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
11、夫差匆匆赶回与越议和。
12、吴长期穷兵黩武,民力凋敝,难以与越抗衡。
13、公元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杀。
14、 春秋战国时吴国末代国君。
15、吴王阖闾之子。
16、 王阖闾十九年夏,檇李之战中,吴王阖闾病伤而死。
17、阖闾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18、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
19、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
20、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
21、越王勾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於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
22、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
23、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
24、少康为有仍牧正。
25、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
26、有虞思夏德,於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27、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
28、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29、今吴不如有过之强,而勾践大於少康。
30、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之,不亦难乎!且勾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
31、”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32、 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
33、子胥谏曰:“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34、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35、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
36、至缯,召鲁哀公而徵百牢。
37、季康子使子贡以周礼说太宰嚭,乃得止。
38、因留略地於齐鲁之南。
39、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
40、十年,因伐齐而归。
41、十一年,复北伐齐。
42、 越王勾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喜。
43、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
44、”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於齐,犹石田,无所用。
45、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
46、”吴王不听,使子胥於齐,子胥属其子於齐鲍氏,还报吴王。
47、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
48、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
49、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50、” 齐鲍氏弑齐悼公。
51、吴王闻之,哭於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
52、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53、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於橐皋。
54、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
55、六月子,越王勾践伐吴。
56、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
57、丙戌,虏吴太子友。
58、丁亥,入吴。
59、吴人告败於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
60、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於幕下。
61、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
62、吴王曰:“於周室我为长。
63、”晋定公曰:“於姬姓我为伯。
64、”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65、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
66、太宰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
67、”乃引兵归国。
68、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於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69、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70、 十八年,越益强。
71、越王勾践率兵伐败吴师於笠泽。
72、楚灭陈。
73、 二十年,越王勾践复伐吴。
74、二十一年,遂围吴。
75、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
76、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於甬东,予百家居之。
77、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
78、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79、”遂自刭死。
80、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81、 《兵圣》中夫差[编辑本段]夫椒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82、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
83、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
84、两军战于夫椒。
85、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
86、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
87、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演,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
88、伍员请吴王勿许。
89、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纳伍员之言,遂与越讲和,并率军回国。
90、 点评:夫椒之战,吴王夫差虽然获胜,但许越议和,没有乘胜一举灭越,为以后越国的发展及继而攻灭吴国埋下了隐患。
91、[编辑本段]卧薪尝胆开始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92、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93、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94、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95、”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96、 《兵圣》中夫差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
97、”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98、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99、经过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100、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101、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
102、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
103、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104、 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105、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
106、他还听信伯嚭的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
107、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108、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
109、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
110、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111、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
112、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
113、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
114、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115、启示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
116、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117、[编辑本段]吴王夫差盉 吴王夫差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流传至今,有关他的历史实物已是少之又少。
118、吴王夫差盉,就是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
119、 这只盉,高约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
120、整个盉通体上下都由龙纹进行装饰,表明了它出身高贵,应该是春秋时期某诸侯国的宫廷用具。
121、这件盉的顶上有盖,盖上有系,套在链上的一端,另一端与提梁上的小系相接。
122、 整个器物上最突出的是盉的弧形提梁,采用了一个龙的造型,提梁内部是中空的,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而成,这被称为透雕交龙纹。
123、盉的腹部呈扁圆形,圆口深腹。
124、盉表面上也饰有变形的龙纹。
125、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
126、整个器型极为规整而优美。
127、 这件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堪称中国春秋晚期青铜铸造的上乘之作。
128、吴王夫差盉上还刻有一句铭文,它不仅标志着此盉的身份,更揭示了两千多年前这位君王的一段情感故事…… 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
129、[编辑本段]吴王夫差矛 矛简介 矛,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
130、由矛头和矛柄组成。
131、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
132、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
133、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
134、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135、其它 春秋后期。
136、刺击兵器。
137、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
138、骹中空,骹口扁园。
139、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
140、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
141、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
142、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143、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