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2023-01-05 06:36:27
•
来源:
导读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年轻的他就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立下了大济苍生,为百姓谋福的抱负。而在当时封建社会,想要实现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年轻的他就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立下了大济苍生,为百姓谋福的抱负。而在当时封建社会,想要实现抱负,唯一的道路就是入官为仕,治国平天下。由此可看出,为官,曾经也是陶渊明的梦想。虽为官者,但官小权微,并且官场的黑暗与污浊,与他任真自得、率性的性格又格格不入,让他发出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慨。最后,他在矛盾(既想着为百姓谋福又不想涉身于污浊的官场)中作出抉择——远离官场,归隐田园。 归隐相对于他的抱负来说,也许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但那也是迫于无奈。当时在这种权利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尚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难以忍受,也让他深深痛斥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不愿与黑暗同流合污,更不愿收敛起自己的性格而在统治阶级之下卑躬屈膝,所以,最后“爱丘山”的素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只有选择了归隐田园,从这方面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实,这也是他对黑暗污浊的官场与社会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选择的一种追随自己性格,坚持高尚纯洁的情趣的人生方式。 “开荒南亩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他那淳朴无争,悠然自适,愉悦自得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对这种农村生活的追求与热爱,从而也更反衬出他对官场的黑暗,污浊与腐朽的憎恶。 陶渊明的归隐,让“久在樊笼里”的自己得到了释放,让他的那种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其实,他也不是鄙视做官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所以,陶渊明最终的归隐,更是实现了他对安平乐道和崇尚自然的这种人生思想境界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