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选生活 >

文物介绍怎么写(文物介绍)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文物介绍怎么写,文物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帮你找了  Ta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文物介绍怎么写,文物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帮你找了  Tang Jinglongguanzhong  唐景龙观钟  Bell of the Jinglong Taoist Temple of the Tang Dynasty中国古代名钟。

2、铸造于唐景云二年,又名景云钟。

3、原悬挂于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钟楼上。

4、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5、  钟高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 165厘米,重约6吨。

6、钟形上锐下侈,口为六角弧形。

7、钟纽为“蒲牢”形,钟身周围铸有纹饰,纹饰自上而下分为 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

8、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四角各有 4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

9、钟身正面有铭文一段,18行,每行17字,空格14字,共 292字,唐睿宗李旦撰文并书写。

10、文为骈体,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

11、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

12、唐睿宗的书迹不多见,故此铭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

13、  钟用铜锡合金铸成。

14、铸造时分为 5段,共26块铸模,现在仍可看到铸模痕迹。

15、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致,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

16、  Song Xuanhe fanggu tongqi  宋宣和仿古铜器  Archaistic Bronzes of the Xuanhe Reign  of the Song Dynasty  中国青铜器最早仿制始于北宋,仿制是表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与后世蓄意作伪有严格区别。

17、宋皇□以后,商周□器出土渐多,士大夫深感《三礼图》中的图描绘失实,故自徽宗时起,铸礼器一依古制。

18、当时仿制的铜礼器有钟、 鼎、簋、□、尊、□、壶、方□、豆、洗等类,留传至今者以乐器为多。

19、宋徽宗时铸造的大晟编钟,形制取法于当时出土的春秋晚期宋公戍钟。

20、今遗存的有“大晟黄钟清”、“大晟·蕤宾”、“大晟·姑射中声”、“大晟·南吕中声”等器。

21、另有太和编钟,遗存有“太和·黄钟清”、“太和·太蔟清”、“太和·夹钟清”、“太和·夷则”、“太和·无射”等器,均为宋代所铸。

22、这些编钟的仿制颇为成功,但因为是刻意模仿,纹饰颇有凝滞感,缺乏生气。

23、  Lingtai Chunqiu Tiejian  灵台春秋铁剑  Iron Swor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from Lingtai  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中出土的铜柄铁剑。

24、  柄格相连,皆用青铜铸成,两面有对称纹饰,柄中部有长形镂孔4个,柄长8.5厘米,格长4厘米,厚0.4厘米。

25、剑叶铁质,残长 9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通长37厘米,焊接于铜格上。

26、从铁锈上可清楚看出葬时曾用丝织物包裹。

27、铁剑叶锈蚀。

28、这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土的最早人工冶铁制品。

29、  Yanxiadu tiebingqi  燕下都铁兵器  Iron Weapons from the Lower Capital of theYan State  中国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器。

30、数量较多。

31、1965年发掘的44号墓,是一座从葬坑,出土的铁兵器具有代表性,计有剑、矛、戟、刀、匕首共 5种51件。

32、  这批武士生前使用过的兵器,在从葬时未回收,表明铁兵器在公元前 3世纪中叶已普遍使用。

33、其中长柄的格斗兵器主要是矛和戟。

34、戟12件,保存完整,形制先进。

35、剑15件,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共 8件,形制无显著区别,长73.2~100.4厘米不等。

36、12号剑最长,长100.4厘米;59号剑除锋略残外,保存最佳,长99.5厘米,青铜质剑首作□叭形,剑格为四棱形,首径4.2厘米,格宽5.5厘米。

37、  经鉴定的 5件兵器表明,是块炼法制成的纯铁或钢制品。

38、  当时块炼法已流行,用此法得到的海绵铁,经过增碳制作,做出高碳钢的剑、戟等兵器,再经过当时已广泛使用的淬火技术,使这些兵器刃部更加坚硬锋利。

39、它们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淬火兵器,为中国古代冶金史提供了用块炼渗碳钢经过反复锻打、折叠以提高性能的最早证据。

40、  Mancheng Hanmu tiebingqi  满城汉墓铁兵器  Iron Weapons from a Han Tomb at Mancheng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随葬铁兵器。

41、  共 14 种 490件。

42、计有剑、杖式剑、匕首、刀、戟、矛、铤殳、弓敝、镞、铠甲等。

43、在刘胜金缕玉衣右侧有两把分别长 104.8厘米和 111.3厘米的佩剑,其中5105号钢剑表面经过渗碳,刃部经过淬火处理。

44、部分剑、刀、戟兵器的材质与战国晚期无区别,仍为块炼渗碳钢,但夹杂物尺寸减小,数量减少,高、低碳之间碳含量差别减小,组织较均匀,高碳和低碳层次增多,层间厚度减薄。

45、说明西汉中期的这些兵器经过了反复加热锻打,碳的扩散较充分,改善了均匀性,明显提高了钢材质量。

46、淬火工艺出现了局部淬火的新技术,使刀、剑刃部局部淬火,得到高硬度,而刀背、剑脊仍保持高韧性,使之刚柔结合,保持了刀、剑等兵器整体所必需的韧性。

47、这些均表明西汉中期炼钢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

48、  Changsha Tieding  长沙铁鼎  Iron Ding Tripod from Changsha  1976年中国湖南长沙杨家山65号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铁鼎。

49、敞口,竖耳,口沿下部有一道凸弦纹,圆腹、平底,有短小的蹄足。

50、残高6.9厘米,足长1.2厘米。

51、经鉴定为白口铸铁件,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铸铁容器。

52、  Mancheng Hanmu Tiejian  满城汉墓铁锏  Iron Hoops of Wheel Axles from a Han Tomb at Mancheng1968年在中国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铁锏。

53、形如铁圈,一端口径略粗于另一端。

54、 1号墓所出2045号铁锏粗径10厘米,细径9.7厘米,高 3.7厘米,厚0.5厘米。

55、铁锏表面锈蚀,内径壁上粘留车轴朽木。

56、墓内各车均有铁锏 1对,分别放在车□之内侧,应是箍在木轴上以防磨损用的。

57、《释名·释车》言:“锏,间也,间□轴之间使不相摩也。

58、” 1号墓所出2046号车锏的金相组织为灰口生铁铸件,这种材质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少的摩擦阻力,适于制作锏。

59、这表明当时已掌握了不同生铁品种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60、满城的铁锏是已知中国古代最早的灰口铸铁件之一。

61、  Mianchi Tiezhoucheng  渑池铁轴承  Iron Axle-bearings from Mianchi  1974年在河南渑池汉魏窖藏出土的铁质轴承。

62、共480件。

63、其中六角承 445件。

64、六角承的径长不同,径长每差0.5厘米成为一种规格,从6.5~15.5厘米,共出土有 17 种规格。

65、轴孔上皆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痕迹。

66、圆承32件,轴孔已磨损,外圆直径 6~12厘米,可分为大、中、小 3型。

67、大型外面铸有 3个等距离的子榫,中、小型外面铸有两个对称的子榫。

68、凹字形承 3件,高11.5厘米,宽12厘米,外侧铸有子榫,轴孔呈半圆形,内壁有磨损痕迹。

69、32号六角承的金相检验结果:最外层为白口铁,中间为麻口铁,内部为灰口铁。

70、这种金相组织的分层现象,表明铸造时可能使用了铁范,由于铸件表层冷却速度较快,形成了硬度高的白口铁,内层缓慢冷却,析出片状石墨,形成耐磨性能较好的灰口铁。

71、  轴承是常用的机械零件,使用广泛,磨损后需要更换,因此,要求产品的规格化和系列化,以提高互换性。

72、  渑池大批铁轴承的出土,显示了中国早期钢铁产品的初步规格化和系列化,为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73、  Tongl□shan Liujiao Tiechu  铜绿山六角铁锄  Hexangular Hoes from Tongl□shan  中国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出土的西汉六角形铁锄 2件。

74、1 件基本完整,锄板平,上部凸出方斗形銎,全长10.5厘米,上宽17.5厘米,两角有残缺。

75、銎长 4厘米,宽3.5厘米,深2厘米。

76、锄板正面,除刃沿外,各边都有一条平行于边沿的凸线。

77、在銎斗下二角,沿肩方向各斜出一道卷云阳纹,銎斗下方正中部向刃部伸出一道对称卷云阳纹。

78、另一件仅残存右下角,两道卷云阳纹尚清晰,上部厚 0.3厘米,刃部厚0.22厘米。

79、经鉴定,是过共晶白口铁铸成,因锄板很薄,为了改善白口铁脆性,提高韧性,此铁锄在氧化气氛中经723~910℃温度下较长时间退火,使碳由表面向里面逐渐脱去。

80、脱碳时,铁素体晶粒向里生长,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垂直于表面的柱状晶带。

81、将锄板弯曲90度,仅表面微裂而未折断,形成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莱氏体复合铸铁器,提高了农具的性能,使铁锄既具有坚硬耐磨的刃口而又有良好的韧性。

82、  Tieshenggou Tiejue  铁生沟铁□  Iron Pick from Tieshenggou  在中国河南省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铁□。

83、为双合范铸制,断面呈长方形,顶端有长方形直銎,可按柄,□身作楔状,长20.6厘米,宽6.8厘米,銎深6.5 厘米。

84、经鉴定是白心韧性铸铁,但其中石墨全部球化,球墨直径<50微米,分布不均匀,其结构完整。

85、球状石墨是白口铁在退火处理中形成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