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选生活 >

如何认识自我议论文(如何认识自我)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如何认识自我议论文,如何认识自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如果想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如何认识自我议论文,如何认识自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外貌, 我们可以照镜子, 从镜子中看到真实的自我形象。

2、但如果想要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一些中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

3、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很笨,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

4、我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笨的呢?”发出这种感 概的学生,实际上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集训自我。

5、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否全面、正确,对他的生活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已的价值,就会对自我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 , 一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一蹶不振。

7、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会盲目自信,夸大自我,目空一切。

8、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证一个人的个性健全良好地发展。

9、 那么我们是如何自我的呢?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是通过两条途径来认识自我的,一是“自我比较”,另一是“社会比较”。

10、 自我比较 所谓自我比较,就是把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所追求的将来的自我进行比较,如果三者之间基本一致,个体就会肯定现在的自我,对自我是满意的、悦纳的,并产生自信和自尊;如果对过去的自我不满意,或觉得现在的自我与将来的自我有较大的差距, 那么自我就会产生不平衡, 对现在的自我就会持否定态度,个体的自信心会动摇,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11、 对这种自我比较,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了一个公式:自尊=成就/目标。

12、公式中的“自尊”可以看做是自我对现在的自我的态度;“成就”是过去活动的结果,因而标志着过去的自我;“追求”即自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因而标志着将来 的自我。

13、詹姆斯的这个公式, 概括了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将来的自我三者的关系。

14、如果已取得的 “成就” 与追求的 “目标” 一致,甚至高于“目标”,自信心就会较强,标志着现在的自我充满自信, 自尊感就较强。

15、 反之,如果“成就”低于自我设定的“目标”。

16、自信心和自尊感都会降低,并对现在的自我产生不满意的感觉。

17、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到,一个人过去所取得的成功或失败对个人的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此评价影响到整个自我的态度。

18、公式也表明,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如果超过过去取得的成就,那么对现在的自我就会不满意,心理上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19、因此,为自己设定恰当的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20、当然,如果把目标定得很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那对个人来讲也是毫无意义的。

21、可是如果把目标定得术高,超过自己的能力或实际条件,结果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无法达到,这不仅会使行动招致失败,更重要的是会给自我带来打击和创伤。

22、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就是因为脱离实际条件,为自己定出过高的目标,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

23、如有些小学的尖子生,到了初中,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是非拿第一第二不可,而一旦不能如愿,就痛苦得不得了。

24、殊不知环境改变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学生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并及时修正自我的目标和期望值,使其变得更为符合实际,这样才不至于对自我丧失信心。

25、 我们引导学生会用“自我比较”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时,常常采用这样一些措施:一是让学生回忆过去成长经历中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如某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某次比赛取得了名次、学会骑自行车、自己独立地烧了一顿饭等等,这就是通过对过去自我的肯定, 从而增强对现在的自我的自信心和满意度; 二是引导学生把现在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进行比较,如过去无不会做的事现在我会做了,过去我不会解的难题现在我会了,过去我不会装配的现在都会装配了,过去不会做的家务现在会做了等等, 从而使学生看到现在的自我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

26、三是基于对现在的自我的认识,引导学生对将来的自我做符合实际的设想,即为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

27、 2、社会比较 自我认识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社会比较。

28、这最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汀格提出的。

29、菲斯汀格认为,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确定的,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30、他指出,个体为了适应生活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如果对自我不了解, 就会产生不安与焦虑, 甚至会引起紧张,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现自己,尤其是当个体处于一个新的环境,很想了解自己的能力与观点在群体中有什么地位、 产生什么作用时, 社会比较就显得更为迫切。

31、 社会比较常常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32、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总是不不由自主地用别人的形象或某种特点来衡量自己,并据此对自己做出某种评价,或是自己优于别人而沾沾自喜,或是因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惭形秽。

33、美国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请一些想谋求职业的人就指定的几个品质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把这些人分为两组, 在两组求职者面前各出现一位先生, 在一组中出现的是一位衣着考究、神态自信、温文尔雅、手提公文包的人;在另一组中出现的是落魄潦倒、畏畏缩缩、衣着肮脏的人。

34、两个假装来办事,等两位先生走了之后,主试又让两组被试对自已的上述品质重新评价。

35、结果,见过“干净先生”的那组的自我评价比第一次都降低了,而见过“肮脏先生”的那组人的自我评价比第一次评价都提高了。

36、这个实验不仅证实了社会比较往往是无意识地过行的,而且也说明社会比较在形成和改变个体的自我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37、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类似于自己条件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就加强了自我评价的信心, 大大提高了安全感; 相反,如果发现和这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差距很大时,就会使自己的安全感受到极大的威胁。

38、 是不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会完全受别人对自我的评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对自己的某种看法和评价来自于一个自己所崇敬的、有权威的人物,那么他的意见极可能改变该个体对自我的看法,转而采取权威的那种看法;如果许多人众口一词地都确认一个人有某种优点或缺点,尽管这种评价与他原来的自我认识不尽一致,他也会转变自我认识而承认自己有那个特点;如果在自己是否具有某种特点或品质的问题上,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相差太大,或完全相反,此时, 一个人很可能坚持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否定别人可能是正确的意见。

39、因为相差太在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会威胁到一个人自我认识的稳定和统一,威胁到他的自尊心,破坏他心中所珍爱的自我形象,因此他要用否定别人的看法来自我防卫。

40、如有些学生当听到父母或老师指也他的某个缺点时,他常常会矢口否认,甚至认为是“鸡蛋里头挑骨头”,故意打击自己,不但要为自己辩护,有时还会与父母或老师激烈争吵。

41、这种情况常常是出于自我防卫心理而产生的。

42、因此,为了增强安全感,个体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优异,他往往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 使自己安下心来, 产生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安慰心理。

43、如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因成绩不佳受到父母批评时,他往往用“某某人比我考得还差呢”来回敬父母。

44、 我们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时,常常采用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学会欣赏他人,即让学生彼此之间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将它们写下来,并告诉对方,这既是用别人肯定性的评价增强自信心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具有的优点,进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二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看到“我的另一面”,并通过自我控制,对自我做某些调整和改进,使自己不断进 每个人又有优点和缺点 全面地认识自己。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