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选生活 >

仙桃皮影戏

导读 仙桃皮影戏,又称“沔阳皮影戏”,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

仙桃皮影戏,又称“沔阳皮影戏”,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沔阳民间流传“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闷脾”的歌谣,足见皮影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唱腔以歌腔、沔阳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沔阳皮影戏门派众多,演唱风格也各有不同,早期多穿行于村野、集镇、茶社、酒楼之间。因流行地域不同,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艺人们习惯上称歌腔皮影为上路子皮影,称渔鼓皮影为下路子皮影(以汉水上下游为序)。地处上下路皮影戏之间的沔城、郭河、张沟、杨林尾、彭场一带的皮影戏,称之为中路子皮影。  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沔阳县志》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清嘉庆年间,沔阳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因家乡十年九水、流落他乡,沿门卖唱乞讨不得温饱。用布鞋壳仿外地皮影以沔阳渔鼓腔伴奏做皮影表演,初步形成了沔阳皮影的地方特色。 后日渐盛行,于清同治年间成立了皮影行会,继而又发展到应城一带。沔阳渔鼓皮影艺人一致公认皮氏兄弟为沔阳皮影戏一世祖师,同时也和民间戏班一样,尊崇"老郎王戏神",设牌位祭拜。  “渔鼓腔”因演唱器具“渔鼓筒”得名。迨至清未(约1900年左右),沔阳渔鼓腔与皮影戏二者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甚至取代了部分地区的歌腔皮影戏。 皮影戏演唱的沔阳渔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鱼尾腔(或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五类。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阶跳度大,音域宽,音色美,高吭,婉转,传情达意,十分动人。  沔阳渔鼓皮影制作经过了鞋壳、纸壳、牛皮与驴皮几个演变阶段。在形制上,沔阳皮影约两尺左右,造型较为写实。影戏内容丰富,有楚汉相争、三国、水浒、西游等100多个剧目。艺人根据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条子(梗概)临场发挥,语言由"五、五、七、五"句式组成伴奏用渔鼓筒和简板合辙押韵、通俗易懂。每段唱词尾句注重"抖包袱"。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可用罐子煨。  特点:  皮影造型仿效戏剧人物脸谱,雕刻精美,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内容丰富(多来自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情节起伏,悬念迭出;以渔鼓调演唱,语言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广泛流传于仙桃城市和农村,乃至江汉平原。  代表人物: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陈大焕、陈大海等。  仙桃皮影戏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1年,仙桃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戏剧团。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抗美援朝期间,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250多人,创造了“村村院院演皮影”的景观。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