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避免企业和居民为当下的高杠杆买单 资管业务这匹“野马”套上“缰绳”

导读 资管新规是一部大戏,这部戏要演好,政府、银行、资管机构、普通百姓,每个环节都要予以高度重视。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

资管新规是一部大戏,这部戏要演好,政府、银行、资管机构、普通百姓,每个环节都要予以高度重视。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于4月底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资管资金规模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若运行不规范、流向不合理,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和风险。

而为了避免今后企业和居民为当下的高杠杆“买单”,就必须加强对资管业务的管理,要充分利用好一年半的过渡期,给资管业务这匹“野马”套上“缰绳”。

对大众而言,资管业务已进入到“自负盈亏”的轨道,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要再去瞎买理财产品了。记住:5%以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每增加一个点都是对于风险的补偿,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1 、资管新规“新”在哪?

从去年11月17日公开征求意见开始,资管新规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密切关注。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中,有关部门收到了来自市场的近2000条建议。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投资的一种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资管业务承办单位可以依据需要,形成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也称“资管产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资管业务主要包括:

基金子公司资管、券商资管、保险资管、银行资管以及信托资管等。

在业务形式上,资管业务主要分为三类:

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譬如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

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证券公司通过集合散户资金投向指定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型基金等;

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就是为大资金客户提供的一种提升服务。

不管是哪类服务,资管人都要想方设法开发好产品,给客户带来更大的利益。

目前,我国资管业务规模十分庞大,号称“百万亿”级。它的构成大致如下:

22万多亿银的行表外理财产品;

约22万亿的信托余额;

近12万亿的公募基金;

11万多亿的私募基金;

近17万亿的券商资管计划;

约14万亿的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

2万多亿的保险资管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宝能收购万科的资管计划就是这种保险资管业务。很多保险机构到国外收购资产所用的资管计划,也都属于最后这类。

,资管新规如此引人关注,到底“新”在哪呢?

那么

*打破了刚性兑付

什么是刚性兑付?对投资者来讲,就是至少要把本金拿回来;对出售产品方来说,承诺保本保收益。

新规提出打破刚性兑付就是要突出不保本保收益。再出现承诺保本保收益者,就是违规;具体到某个项目,就是“借新还旧”。对此,投资者要擦亮眼睛。

*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

这一新老划断的做法,等于给了那些滚动续期、类似借新还旧的产品划上一条“死亡线”。

给这么长时间的过渡期,也是为了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让这些产品自我“排雷”。

*严禁资金池

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于资管项目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即使是银行也不能跟其它项目混为一谈,且封闭式项目最短不得低于90天,这样的理财产品将消失。

再发现这样的产品,投资者就得注意了,要看是否有诈。

*抬高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门槛

投资者需要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并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投资资金流向更加清晰

无论从募资方式还是资金投向上划分产品,投资资金流向都会非常清晰。

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要明示产品类型、杠杆水平、收益分配等。如此一来,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等就能知道资金的去向了。

2、为什么把资管看得这么重?

资管对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意义重大。

一方面,

一直以来,刚性兑付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扭曲市场资金价格,不仅影响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还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

在刚性兑付之下,资管业务偏离本质,市场难以真正发展和成熟。因此,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资管新规从4个方面对打破刚性兑付要求作出了安排:

资管产品要以净值化管理模式替代之前的预期收益率模式,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提出刚性兑付认定标准(出现4种情形可认定为刚性兑付);

明确刚性兑付行为的惩处标准,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采取针对性的惩处措施;

强化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要求,并鼓励对刚性兑付行为投诉举报。

这些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者不清楚自身承担风险大小等问题,推动资管产品和服务加快转型,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质。

资管与资金流向关系十分密切。

另一方面,

如果资金流向正常,我们就不需要如此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年的资管业务有点“变味”了——资金的流向既不正常,也不规范。

楼市是最主要的病症之一,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病症,懂不懂医学,都知道这是病症。

在国家加大力度进行楼市调控、监管机构明确规定不能再将资金投向楼市的情况下,投入楼市的资金规模不降反升;

开发商虽然年年喊资金紧张,但是事实是年年“不差钱”,以至于“地王”不断涌现,纪录不断被刷新。

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A股136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超过6.04万亿元,同比增加1403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3.21%。。

这些钱是哪来的?

银行说自己执行了国家政策、没给开发商贷款。

银行的确是没有在正常的贷款渠道给开发商贷款,但是,表外资产却没有得到有效管理——

通过资管业务流向开发企业的资金一点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信托资金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比楼市更严重,潜伏期也很长,发现以后就症状十分严重的是地方政府负债。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对地方负债规模做出了强制性要求,也基本切断了政府融资平台从银行继续扩大负债规模之路。

银行融资的路堵住了,确实堵住了。可是,被人为划断了与政府关系的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却越来越大,政府的隐性债务越来越多。

一个重要通道,就是从楼市撤出的投资理财资金,开始通过信托和ABS等转道到了政府融资平台。

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了楼市之外的又一个资管业务“风口”。这个“风口”留下的病症,可能比楼市更严重。

还有一种病症可能也被严重忽视了,其患者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

近两年来,以央企为首的国企对PPP项目很有热情,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甚至几百亿的PPP项目合作,让地方很受用,国企也很开心。

PPP合作的“捷径”在哪里?钱路不受限制,银行可以直接提供,也可以通过资管业务提供,保险等其他机构也能提供。

只是,所谓的PPP,很多是负债的翻版,是地方变相负债。若干年后,到了约定的偿还期,就会转化成风险。

体外循环的资金多了,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由上可知,资管资金规模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若运行不规范、流向不合理,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和风险。

此外,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告别只讲GDP体量的阶段,到了需要向高质量发展的时刻。加强资管业务管理,将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让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得到更多人认同,或也是资管新规希望达到的目的。

3、风险要如何来防范?

野马驯服了,是良驹;驯不服,是祸害。

站在国家层面来看,防风险,无疑是未来三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为了避免今后企业和居民为当下的高杠杆“买单”,就必须加强对资管业务的管理,给资管业务这匹“野马”套上“缰绳”。

资管新规出台后,至少,继续加杠杆的通道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杠杆。

当然,由于新规对包括开发企业在内的高杠杆群体影响很大,若过度强硬地去杠杆,势必也会带来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金融风险。

所以,新规在正式出台后,将过渡期延长了一年半,给相关资管人、企业等留下主动纠正和转变的时机,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风险。

在资管新规下,开发商的资金链将越绷越紧。

由于国内的融资大门被堵上,国外的融资大门也变得越来越窄,很多开发商已经打出了“加速售房、加快资金回笼”的口号。但是,在限购限售政策下,售房又何谈容易呢?炒房者再想兴风作浪,难度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房价稳定。

别看开发商一个个财大气粗,要知道,他们的“财”大多都是债务。迄今为止,一些开发商的债务率仍在80%左右。也就是说,十元的资产,有八元是靠债务支撑起来的。

于是这80%的风险就被推到了银行、资管机构、政府和普通百姓肩上。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的关联者都将深受其害。

在过渡期内把开发商的杠杆率降到合理水平,是一条底线。其他企业与政府融资平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旦杠杆率进入合理水平,资金的流向就会越来越规范,像过去那样变着法子把资金投向楼市等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愿意承担科研开发、技术研究等的企业和投资者就会越来越多。

对大众而言,资管业务已进入到“自负盈亏”的轨道,前文也提到,资管产品不保本保息了,风险需要自己承担了,90天内的短期理财产品也将消失了。投资者要更加慎重,具体来说,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

要真正看到,央行这次是动了真格的,产生的后果也十分严重,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要再去瞎买理财产品了。记住:5%以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每增加一个点都是对于风险的补偿,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要充分利用好一年半的过渡期,并不十分了解资管业务的普通投资者要尽可能地从各种信托、P2P、消费金融、投资公司等的投资理财项目中撤出来,这些领域更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意识和投资水平的人去操作。

在投资理财方面,还是要充分相信自己,而不要听信别人。天上不会再掉馅儿饼了,所有的馅儿饼,都与风险紧紧捆绑在一起。稳妥投资,还是最佳选择。

4、

有观点认为,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人们会重新把钱存在银行,同时,资金向楼市、股市转移的概率将越来越大。

事实上,未来的楼市和股市也未必能够“保险”。人们在理论上推算出来的良好结果,很有可能在现实中遭到当头棒喝。

眼下的楼市,正处于十分微妙而纠结的格局—

—就像“围城”,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

但是,这“进”和“出”都不容易。

想进来的人面临着限购。扳着手指数一数,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凡是出现房价上涨的地区,政府都出台了限购限售限贷政策。

想出去的人面临着限售,或者,找不到下一个“接盘侠”,两条腿僵在“围城”里,迈出不去。眼前就有个例子,海南(楼盘)的全城限购,造成数千亿炒房资金受困。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财富分配格局下,单纯强调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不可能让投资者拂袖而去、黯然离场。

但是,炒房者再想兴风作浪,难度很大。过去那种投资和炒房者高位“大换手”的格局恐难再度出现。

只有在这样的格局里,楼市最稳、风险最小,资管新规才能发挥作用,把高杠杆逐步消化掉。

股市的投资空间也不大。

过去很火的一级市场,眼下也在逐渐变冷,更别说二级市场了。一只新股发行,动辄十几个、几十个涨停的现象,在一级市场上,已经很难再现。每天就这么点成交量,怎么看也不是市场走“牛”的表现。因此,过去那种跟风炒作一下就赚点小钱后更换门庭,现在“没门”了。

要想在股市投资,只有一种可能——进行长线投资。选择央企改革股、真正的低估值股、白马股等,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这种大环境下,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通过个税递延的方式,鼓励广大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可以作为百姓投资理财的选择之一。

与其冒险购买房子、股票,何不购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为自己的未来加一份保障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