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酝酿多时的服务保障人才政策正式发布
20日,北京市住建委官方网站刊发了于17日印发的《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酝酿多时的服务保障人才政策正式发布。也是北京市在结合 “三城一区”及其它国家或本市重点功能区建设,通过住房政策来服务保障在京就业创业的人才。
《意见》指出,申请人才住房,需要符合北京市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的一般申请条件,并按照北京公租房租金标准及共有产权住房售价、产权比例、出售等一般规定执行。《意见》指出,在为在京人才提供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为主,配售共有产权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为辅的住房政策,人才认定由各区政府根据本区实际具体执行。
租赁为主 配售和补贴为辅
北京此次出台的住房支持政策,坚持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原则,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方式,配售共有产权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为辅助手段,对符合条件的在京人才给予住房支持。其中,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可通过新建、改建、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申请人通过审核后申请登记配租;共有产权住房也可通过新建或收购剩余政策性住房筹集,其配售可通过摇号或会同区人才主管部门根据申购家庭情况打分确定选房顺序。同时,如果引进人才不需要所提供的房源,可选择领取住房补贴。
据北京日报从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已有共有产权住房项目50个、房源5万套,已申购项目13个、1.2万套,主要解决本市无房家庭住房刚需需求。
此外,2017北京市政府批准的39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建筑规模约321万平方米,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实现开工建设,优先满足项目周边就业人群、公租房备案家庭及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住房需求,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人才认定标准具体制定 无户籍限制
《意见》指出,无论是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申请还是人才租房补贴的发放,各区都要结合本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引才需要,具体制定相应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住房支持政策对户籍并未作出限定。非京籍优秀人才及境外个人(含港澳台居民),家庭成员在本市无住房的,可以购买用于自住的普通商品房,也可申请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这对于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非京籍人员而言,意义重大。
我爱我家集团研究院院长胡景晖表示,为建设“四个中心”,去年北京发布了发展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政策,每个区各有重点发展方向,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此次人才住房新政的实施,可以解决人才来京最重要的住房问题,从而为北京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极大提升北京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北京经济的长期发展。
业内:政府主导可有效避免投机炒房
《意见》指出,在“三城一区”及其他国家或本市重点功能区筹集的房源,面向园区就业符合条件的人才开展专项配租或配售,并在园区内实行封闭管理、循环使用,人才因工作及住房等情况变动,不再符合条件的应当退出。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院分析认为,北京人才住房政策和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是坚持了政府主导。全国最近一年有超过80个城市发布了人才政策,其中只有30个左右提及了人才配套住房的解决办法,大部分城市将人才居住问题推向了市场。北京的人才政策强调,人才住房问题主要是各区政府和园区管理机构解决,实际解决人才的居住需求问题。
值得注意的事,本次北京人才住房政策主要是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此类属性的住房基本没有投资属性,这使得人才住房可以真正实现保障性居住,而避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据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多城市发布的人才住房政策中,大多数以商品房为奖励对象给予人才鼓励。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院表示,北京的人才住房数量有明确指标,已经执行的共有产权项目中,针对新北京人等的配售已经体现了这一政策理念。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也能够保障避免出现过去部分城市公租房出现转租和空置的现象。“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安居是人才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避免把人才当做房地产的需求来吸引,这才能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不影响房地产调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
胡景晖也表示,北京人才新政与此前部分城市人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楼市升温完全不同,北京此次政策严格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为人才提供的三类保障措施主要是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发放租房补贴,这对当前的调控政策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胡景晖分析称,北京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政策还能进一步促进租赁市场的发展,借租赁市场平衡买卖市场。“所以,虽然人才住房新政利好于北京房地产市场,但投机炒房毫无空间,未来的市场仍将是良性、健康的。”